当前位置:首页 > hthcom华体会 > 全自动液压砖机

三十岁参军入伍仅三年成为一级战斗英雄为救大桥忠魂埋朝鲜

日期:2024-02-16 来源:全自动液压砖机

  1951年10月,一名战士手拿钢钳,腰缠钢丝,挽着衣袖裤腿绑好一节钢轨。接着,他将钢轨缓缓探出,旁边站着的战士们心都提了起来,一口大气也不敢出。周围没有一点保护的方法,他却面不改色地顺着钢轨爬到了尽头。

  竖直交叉的钢轨架悬在空中,让人看了心头发颤。在颤抖的钢梁架构不断向前延伸的同时,这名战士的身影也随着钢轨一点一点向着江心靠近。很快,桥墩得以修复。

  但眼看着这个战士就要安全返回,为什么旁边站着的人看起来还是十分紧张呢?原来,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这个将桥墩修复的战士叫做杨连弟,曾经修复过好几座重要的桥梁,又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登高英雄”。

  由于家境贫寒,杨连弟从童年时期就开始给人家帮工种地,站柜台当伙计,各种活都做过,甚至还在1943年被日伪当局抓去做电业工人。而正是这项经历,为他之后成为“登高英雄”提供了基础。

  1949年,杨连弟参加东北人民,编入铁道纵队第一支桥梁大队。当年8月,杨连弟所在的部队肩负了修复陇海线八号大桥的重担。

  这一座位于崇山峻岭之中的铁路桥高达45米,在当时是全国是最高的铁路桥。1944年,这座桥因为在抗日战争中遭到了日本军队的破坏,此后再也不可以使用。中国政府高价请了美国工程师团来修复,但他们用了两年时间也没能修好。

  四年后,败逃的时候再次轰炸了这座铁路桥。在这次轰炸后,只剩下五个孤零零的桥墩矗立在深深的沟壑之中。车站上堆积着小山一般的粮食、武器弹药等军需物资,亟待将这些物资运往西北前线。

  首先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爬上桥墩”。因为要想修复桥梁,就必须爬上桥墩,将上面整理平坦后才能架设钢梁。

  大家集思广益,提出了心中的想法。架索道,用滑轮?不行,先不说材料能不能买到,单单是两山的绝壁就打不了桩。

  搭一圈脚手架?更不行,四周搭下来一共需要两万多根架杆,五千多公斤的铁丝,即便找得到也运不进来……

  大家提的几个方案都让人眼前一亮,但要细想它的可操作性,又不禁要摇摇头——这些都无法实施。

  可杨连弟从来都不是会因为困难就退缩的人。一天深夜,他独自在外面散步,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桥墩底下。这几天,他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件事。观察了一番之后,他发现桥墩的一面有两排铁夹板留在了外面。

  于是他心中一动,抓住了一个夹板便要登上去。他发现每个夹板上还有一个圆孔,于是便想到了一个大胆的方案。那就是找一根杆子,再在上面焊一个铁钩,用来钩住圆孔,这样就可以顺着杆子爬上去架设单面云梯了。

  然而当他跟团长汇报自己的想法后,团长十分担心,因为徒手攀登上去时,战士们的安全无法保障。但在当时,这俨然是唯一的办法。

  杨连弟作为提出办法的人,自告奋勇带领大家攀登墩顶。同时,团党委提出了“把光荣的名字留在八号桥上”的号召。就这样,另外18名登高的勇士也被挑选了出来,与杨连弟一起组成了一支英勇无畏的登高小队伍。

  9月20日上午,大家都紧紧注视着登高队,看他们开始行动。杨连弟领头,举起制作好的长杆走到桥墩下面,开始行动。后面的18位勇士紧随着杨连弟,也开始攀登云梯。一开始,其他战士由于不太熟练,有些打滑等小问题,但是在杨连弟的鼓励和指导下,他们一步也没有落下。

  终于,这支小队伍顺着云梯,一点一点靠近了墩顶,下面围观的群众也慢慢变得多。他们手中还提着锣鼓,看样子是准备庆贺登高胜利。

  然而当打头的杨连弟差一步就要攀到墩顶时,却遇到了“拦路虎”——他被顶檐挡住了,突出来一部分的檐顶让他一时无法再做行动。

  长杆上的铁钩钩住的是铁夹板上的圆孔,没办法勾住桥墩顶。看到这里,在场的人们都屏住了呼吸。

  杨连弟冷静了一下,发现上面有一根被炸断的钢轨,突出在墩檐外。于是他便解下腰间的绳子,慢慢地往外探出一点身子并把绳子甩上去,正好套住钢轨,然后用两脚蹬着墩壁翻身跃到登顶。

  在攀上了四十多米高的桥墩之后,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项同样艰巨的任务——那就是

  整平桥墩。由于桥墩顶上只有两三平米,杨连弟为了搞爆破,仅靠着一块木板掩护自己。连续一百多次的爆破,震得他的耳朵差点聋了,头也晕,但他坚持着不换班,直到完成任务。

  10月8日,桥梁终于重新架好,这一天比预计的通车时间提前了二十天。杨连弟为修复大桥作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组织特别授予他“登高英雄”的光荣称号,并且记一大功。

  抗美援朝时期,在一次抢修铁路的任务中,由于被战事封锁,后勤供给被切断,粮食、材料一时供不上来。材料供不上来最多工期被拖延,但没有粮食是会饿死人的。连队里的每个人每天只能分到三两高粱米,大家没有办法,只能喝稀汤。这时候,杨连弟没有半点犹豫,把平时节省下来的饼干渣拿出来,分给大家吃。

  抢修铁路可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有顽强的毅力,同时还十分考验体力。战士们日日夜夜战斗在高架桥上,光靠着吃这一点稀粥是不行的,身上根本没有力气。

  杨连弟就想了个办法,他原来看到过封锁线附近有农田,于是偷偷跑到封锁线上,寻找到一些村民落下或者丢掉的玉米棒子。

  他尽量多找回来一些,就靠着这些炒熟的玉米粒,他和战友们坚持了很长时间。饿了就吃一把炒玉米充饥,渴了就吃雪。

  战士们长期缺少营养,特别是在战况紧急的情况下,想吃到蔬菜更是艰难。因此,

  杨连弟害怕战友遇到危险,就一个人进入到开阔的田野中,美军一直派飞机在附近兜圈子,他就聪明地绕来绕去。趁着飞机不在,就赶紧去刨野菜,一看见飞机往下俯冲,就一动不动地趴在田坎上直到飞机过去。就这样,他总是可以满载而归,带一大堆野菜回去。

  战友们在杨连弟的帮助下,吃到了很多野菜。渐渐地,大家的夜盲症都得到了恢复,长久下来,竟然完全康复了。后来,这种方法被指导员推广到了全连,慢慢的变多的人出现了这种可喜的变化,而这个野菜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光荣菜”。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本来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留在国内的杨连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跟随志愿军战士奔赴朝鲜,来到前线与其他战士们并肩作战。

  从费流江到清川江,从副班长到副连长,杨连弟和他的战友自从入朝作战以来,就日夜铺路架桥,就没有停下过脚步,他们不怕困难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

  1951年7月底,东清川江大桥被敌机炸毁,92车物资受阻不能前运。上级给一连下了死命令,立即修复大桥,并且要求他们在八天之内把这座桥修好。

  当时前线指战员的补给只能维持一周的时间,八天已经是后勤补给必须恢复的极限了。

  美国海军陆战一师,经历过二战太平洋战场的血腥,是美军战斗序列中,无论是战斗力还是战斗意志都最强硬、最凶悍的一支部队。正是以这支部队为主力实施的仁川登陆,使朝鲜战局大大改变。

  11月25日,他们走出了让自己十分后悔的一步——踏入志愿军部队设下的埋伏圈。11月27日,当战斗打响时,这支美国的王牌军队已经被分割完并且团团包围。设伏长津湖一带的是志愿军第九军团第20、26、27军的十五万将士,他们为了围歼敌人,在冰雪中埋伏了六个日夜。

  经过仅仅一夜的交手,之前十分骄傲的美国海军陆战一师心里已然明白,以后完全没有办法往前推进了——志愿军仿佛不知疲倦,前赴后继的志战士们和数不胜数的手榴弹像潮水一般涌来,将他们吞没。

  天刚放亮,美军就一遍又一遍地派遣飞机,往下投掷凝固汽油弹,轰炸志愿军的阵地。在这样强烈的攻势下,连积雪都被烤干了。美军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们都以为已经不可能有生物可以在这样的轰炸过后存活。

  然而到了夜晚,志愿军卷土重来。当时的气温只有零下30度,双方用不了枪,只好短兵相接。整个战场上都是以肉身相搏杀,随处可见一片惨烈的景象。

  朝鲜的冬天简直太难熬了,美军穿着羽绒服裹着羽绒被,还烤着火,都不能坚持到底了,而中国军队只有单衣单裤。凄厉的军号声响起以后,雪窝里面的中国军队一下子站起来了,向他们扑过去,绝不停止。美军的精神一下子崩溃了,他们面对着恐怖如斯的对手,士气低落。

  敌军司令麦克阿瑟命令东西线部队全面撤退,但是撤是那么容易就能撤得了的吗?

  他们的撤回的途中路过水门桥。水门桥是悬空的单车道,两边只有看不到底的深壑,没有别的路可走。1950年12月6日,当美国海军陆战一师驾着众多汽车坦克,以一步都要流血的代价撤到此处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彻底傻了眼。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水门桥是美军后撤必经之路,但此刻水门桥被炸掉了。为了阻止敌军南逃,在此之前志愿军已经实施了三次爆破,彻底把水门桥的桥体和基座炸飞。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美军竟然通过其驻日基地连夜制造出了桥梁组件,并且在第二天清晨就开直升机送到了水门桥。在48小时之内,他们的工兵营拼死拼活赶工,真的就搭建出了一座可以承载重型装备的钢架桥梁。

  这里是敌军撤退的必经之路,但是在他们修桥的48小时内却没有一点志愿军部队阻击,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上午9点多,志愿军27军1营3连从水门桥附近路过,他们亲眼看见战士们一个个趴在雪坑里,枪口的方向都朝着公路。每一个人的耳朵都围在毛巾里,有的戴着帽子有的没戴。他们从那儿过的时候,看着志愿军战士们一动不动,就疑惑地派人过去看了一眼,却发现这些战士们的身体已经僵硬了。那个场面真的是极其悲壮,让人永生难忘。

  不是没有志愿军的阻击部队埋伏在水门桥,他们一直就伏守在冰雪当中,但是没能等到向敌人发起冲锋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牺牲了。

  类似志愿军战士这样的牺牲在当时战役中绝不是个案。在当地的12月,夜间零下40度都是常态,敌军穿得那样厚都出现了近万人冻伤,更何况只穿着单衣单裤,粮食还不够的志愿军战士呢?

  战场上,冻死冻伤造成的非战斗减员竟高达三万多人。一名叫宋阿毛的志愿军战士在冻死前的临终绝笔中写道,我绝不会屈服于冰雪,就算是冻死,也要死在阵地上。他们全连125名战士,全部长眠在了冰雪之中。

  当这张一度被冻住,写着临终绝笔的纸条放在彭司令员眼前时,这个经历过无数厮杀的首长顿时老泪纵横

  。面对这些可爱的战士们的伤亡,彭司令员十分心痛∶假如能让他们吃得再好一点,假如能让他们穿得再暖一点,假如志愿军的后勤补给能够安全畅通,那么这些国家的好青年不就能够尽可能的防止这么巨大的牺牲吗?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物资短缺。由于战火践踏,朝鲜北部地区早已千疮百孔,志愿军想就地筹措物资,全然没有可能,这一切都只能依靠国内向前线输送。

  而志愿军战士们正是被敌人抓住了这个弱点。当时的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通过研究之后发现,志愿军每到战斗的第八天,就会由于后勤补给而停止攻势。

  他们要建设“打不破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而这短短六个字凝聚着多少奉献与牺牲!为完成这一任务,万千志愿军官兵倾尽所能,打出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后勤战役。

  1951年7月下旬至9月初,朝鲜北方发生了40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再加上敌人的连番轰炸,作为朝鲜北部重要交通要塞的东清川江大桥多次被炸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运输补给线遭到严重破坏,损失了大量粮食物资。

  此时,唯一的处理方法就是抢修。修复东清川江大桥的任务落在了志愿军铁道兵第一师战士们的肩头,一连副连长杨连弟就是这支英雄部队中的一员。

  朝鲜北部的洪水泛滥,想要在滔天的巨浪之中修复一座铁路桥桥,并且只能用八天时间,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一开始,他带领战士们用了两夜一天的时间,试着搭建起来一座简单的人行浮桥。但是在汹涌的洪水面前,他们搭好的桥显得不堪一击。浮桥没一会就被冲塌了,桥墩也东倒西歪地被冲到了一边。

  战士们又是搭设吊桥,又是尝试用枕木排浮桥、用铁桶架浮桥,设法靠近最关键的三号桥墩。尽管战士们在汹涌的激流中奋战了许多个日日夜夜,但

  眼看着工程毫无进展,大伙心中焦急万分。要知道,每拖一天,就会有战士由于补给不够而死亡。就在这样近乎紧急的关头,杨连弟提出了一个大胆同时又极度危险的方法,那就是一开头场景中使用的办法。

  有一次,杨连弟和几个战士试着把钢轨放置在铁桶上,再用铁丝牢牢固定好。他带着几名战士把刚做好的浮桥往江心拖,这时,天上下着瓢泼大雨,砸在人脸上让人都睁不开眼。刚刚到达江心,突然一排浪头就拍了过来,浮桥失衡,直挺挺地立了起来。让人揪心的是,杨连弟还在上面骑着,他一下子就被掀翻了,掉进了滔滔江水之中。

  战士们慌了神,赶忙向下游追赶——杨连弟不会游泳。大家跑了几百米,终于赶上了他,拿着一根长竹竿探到他跟前,把他救了上来。

  你不知道情况有多危险吗,怎么不把钳子扔掉?万一你一只手拉不住,丢了性命可怎么办!”杨连弟摸摸后脑勺,说“咱们本来就只有一点工具,丢了任何一把我都心疼,这是咱们跟敌人战斗的武器啊!

  1952年5月15日,杨连弟带着几个战士照常检修东清川江大桥,防止在物资运输时出什么差错。转了一圈下来,杨连弟发现一根新修的钢梁位置发生了偏移,跟原来相比差了整整五公分。作为一个铺路架桥经验比较丰富的人,杨连弟深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他立即派了几个战士一起去把压机抬过来,准备把钢梁移回原位。

  杨连弟不敢松懈一分一毫,他站在近旁细致地指导战士们使用压机挪动钢梁,不时出声提醒,“对,往左一点……慢点,小心……”

  似乎有什么细微的声音被他们说话的声音掩盖了,有点像时钟“滴答滴答”倒计时——这是敌人投放的定时弹,但是谁都没有发现。

  突然,爆炸发生了。顷刻之间,火光冲天,杨连弟因为身系在钢梁上,没有来得及躲开,不幸被爆炸后的弹片击中,壮烈牺牲。

  年仅33岁的他为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土地上,留在了他最热爱的架桥事业里。

  为了表彰这位年轻战士的功绩,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