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小麦跨区机收暨机械化生产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精神,按照《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号)和《霍邱县富民强县跨越赶超关键性工程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霍邱县
为切实抓好2023年全县小麦抢收工作,充分的发挥农业机械主力军作用,加快小麦抢收进度,提升机收质量,实现颗粒归仓,制定本方案。
小麦抢收的重点是沿湖、沿淮区域。全县计划投入联合收割机5500台,机收率稳定在99.9%以上。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力争15天左右基本完成全县100多万亩小麦收获任务。
1.核发跨区作业证。根据跨区作业证发放有关法律法规,县农机部门要明确专人发放跨区作业证并及时做好登记备案和信息上报。为方便机手出行,跨区作业证实行“双休日”、“节假日”预约办理制度。
2.核实作业信息。各乡镇、开发区要全面摸排调查辖区小麦收获市场信息,分乡镇分村核实,准确掌握种植培养面积、适宜机收面积、预计收获开始和结束时间、本地收割机保有量、拟引进收割机数量、计划外出收割机数量、预计机收价格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发布。
3.准备充足机械。各乡镇、开发区要最大限度地考虑极端天气影响导致外来跨区作业机械可能减少和本县外出跨区机械不能按时返回的因素,认真开展辖区内机具信息摸排,精准掌握本地收割机数量,乡镇之前做好数据共享、余缺调配,达到机械供需平衡,如果机械缺口较大,要及时协调本市非小麦主产县区调机,以满足小麦抢收需求。
4.组织培训检修。动员和指导农机手特别是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对作业机械进行检修和调试,备足易损件等,保障机具以良好状态投入作业。农机技术人员、一线农机土专家、农机生产企业技术服务人员要深入田间、场院现场指导检修机具,利用微信群、QQ群等信息化手段,开展技术咨询和答疑,加强操作技能、安全生产、机收质量特别是机收减损等内容培训,提高机手安全意识、减损意识和操作技能。
5.开展供需对接。引导供需双方开展订单服务,发挥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粮食烘干中心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优势,帮助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与种植户牵线搭桥,推广订单作业、托管服务和“一条龙”作业等服务方式,帮助机手找活干、帮助种植户找机用,实现“人、机、地”结合,努力提高小麦抢收工作组织化程度。
6.加强政策宣传。近期以来,应急管理部等10部门将“1674柴油”纳入危险化学品管理,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通知,引导超限运输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的车辆依法办理大件运输许可。各乡镇、开发区和有关部门要认真研判政策调整对小麦机收及跨区作业带来的影响,加强政策宣传,保障生产作业有序开展。
7.做好应急准备。制定《霍邱县2023年小麦抢收应急预案》,提前谋划,重视暴雨等极端天气预报,认真做好联合收割机、粮食烘干机等应急作业能力储备。同时全县组建13个小麦应急机收作业队,每个作业队组织联合收割机数量不少于10台,应急时由县农机部门统一调度,实现南北对口支援,重点保证沿湖、沿淮区域小麦抢收。
1.强化信息服务。充分的利用“农机通”短信服务平台和微信、QQ等信息化手段,发布麦收动态、机具供求和气象信息,引导机械合理流动,保障麦收有序快速推进。麦收期间,原则上取消节假日,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县农机部门公布跨区机收服务热线),接受机手投诉和咨询,帮助解决跨区作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麦收期间实行作业进度日报告制度,各乡镇、开发区明确专人负责小麦抢收动态信息的收集、整理、核实后上报县农机部门汇总,自5月25日起通过“农机直通车”系统报送。乡镇农机人员在搞好麦收服务的同时,还应担当辖区麦收信息员,要准确掌握辖区内麦收进度、机械数量和需求量,并及时上报,为全县机械合理调配提供较为可靠的信息保障。2.强化机具调度。根据本县南北麦收时间差,强化机具调度,组织好“北机南下、南机北援”行动,实现县内精准有效的供需对接,确保有需必应,满足麦收需求。各乡镇、开发区要加强协调配合,做好联合收割机供需衔接,确保机械有序流动和高效作业。
3.做好服务保障。积极协调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设立跨区作业绿色通道,农机部门在长集、马店、冯井等高速公路出入口和城西湖等主要路口分别设立
4个跨区作业接待站,为外地机手免费提供“六个一”服务,即一条毛巾、一块香皂、一瓶矿泉水、一顶太阳帽、一张明白纸和一瓶十滴水。依托农机经销企业的售后服务人员组建8支农机维修服务队,出动维修服务车,深入一线巡回开展维修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引导有条件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军、烈、孤、困、寡等家庭提供优先、优质、优惠服务。4.促进机收减损。加强《小麦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的宣传贯彻,通过举办机收减损大比武、现场会、培训班和印发明白纸等方式,增强广大群众“减损就是增收”意识,引导农户和机手选择适宜机具、收割时间、留茬高度和收割速度,落实机械作业操作规程和农艺措施要求。推行机手机械作业质量承诺制度。加强小麦机收损失率监测和作业质量监管,开通机收服务热线,受理机收质量投诉,努力提升作业质量。
5.开展烘干作业。应对极端天气,启动小麦机械烘干应急服务,发挥粮食烘干中心作用,重点帮扶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小麦应急烘干作业。动员各类拥有烘干设备的企业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服务。引导烘干设备主体全面启动粮食烘干设备,对水分不达标的小麦早烘、快烘,做到达标储存,防止霉变损失,实现节粮减损,促进粮食提质进档。
6.抓好技术推广。全力以赴推广秸秆机械化处理和机收减损技术,促进农作物秸秆合理规划利用和粮食安全。乡镇农机人员担当农机技术的推广员和机收质量的监督员,深入田间地头、麦收现场,发放秸秆机械化处理和机收减损技术明白纸,宣讲秸秆打捆离田、粉碎还田、机收减损技术要点和操作规程,对机收质量做监督检查。鼓励和引导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开展机收、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或打捆离田、机械育插秧等“一条龙”订单式服务,做到小麦成熟一块、抢收一块、秸秆粉碎还田或打捆离田一块、机插一块。
7.筑牢安全防线。要以巩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已创成果为抓手,深入开展农机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按照省、市农业农村工作部署,抽调精干力量,出动安全宣传车,深入田间地头、作业现场,宣传防火知识,排查事故隐患,对联合收割机防火罩和灭火器配备、烘干中心和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收储点消防安全、设施设备情况做重点检查,预防农机事故和火灾发生。通过明白纸、短信、微信等形式向农机手宣传安全操作需要注意的几点,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意外人身伤害。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机发展中心,张中阳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抓小麦抢收各项具体措施的落实。各乡镇、开发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全力备战小麦抢收,确保粮食安全。
2.明确部门职责。要提高粮食安全工作政治站位,履行部门职责。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小麦抢收工作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统筹协调,分管负责同志和农机管理部门要抓具体落实,确保小麦抢收工作又快又好。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建立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合力推进小麦抢收工作。气象部门要重视天气变化,及时提供气象信息服务。交通运输部门要落实免费通行政策,确保农机跨区作业“绿色通道”畅通。公安部门要做好道路交互与通行管理,维护正常机收秩序。商务部门落实石油供应优先优惠政策,保障农机作业用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要对农机配件经营、维修网点进行联合执法检查,依法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及配件等坑农害农行为,保障机械和零配件质量。县农业农村、发展改革、农机、种植等部门要积极努力配合做好小麦机收损失率田间监测调查工作。新闻媒体要精心组织策划小麦抢收宣传报道,围绕机械强农、机具保障、作业进度、提质减损、粮食烘干、全程机械化等,广泛宣传小麦抢收工作新典型、新亮点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财政部门要充分保障小麦机械抢收、机收减损等相关活动经费。各乡镇、开发区履行好属地管理职责,做好联合收割机供需对接和机收质量的监督管理。
强化监督管理。麦收期间,各乡镇、开发区做好辖区内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加强对机收质量的督查检查,确保机收留茬不大于15厘米。县农机部门加强对机手的培训宣传,督促机手签订《承诺书》,对机收减损、留茬粉碎、安全生产等作出书面承诺。成立督查组,对全县小麦机收质量和服务情况开展督查,重点督查各项工作措施执行情况,小麦机收留茬、秸秆粉碎和机收损失率达标情况,农机人员到岗到位情况,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协调处理小麦抢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